HOME
CONTACT US
公司簡介
公司簡介
評鑑A級
公司沿革
家庭移工
家庭看護
家庭幫傭
產業移工
產業移工
產業實習生
經營特點
專業訓練
服務團隊
影音簡介
最新資訊
最新消息
照護資訊
公司刊物
聯絡我們
外勞可以陪同就醫、住院嗎?雇主該注意什麼
佳洋服務桃園雇主已久,不少雇主在看護工剛到任後,最常提出的期待之一就是:「她可不可以陪阿嬤去看病、住院、晚上顧病床?」其實只要對象是經政府核准的「被照顧人」,看診與住院期間的陪伴照護都屬工作內容的一部分,雇主可以放心安排。
印尼最大宗教節日「開齋節」,從不眠夜到團圓餐
對許多台灣人來說,「過年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,是一家團聚、向親友互道平安、享用豐盛餐點的日子。而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人來說,開齋節(Hari Raya Idul Fitri)就是他們的「過年」——一年中最隆重、最具情感意義的日子。如果您家中有一位來自印尼的看護,您或許曾在某個夏天的清晨,發現她特別忙碌、打扮得格外整齊,那很可能就是開齋節到來的日子。
為什麼印尼看護怕豬肉?從信仰、香料到辣味,聊聊印尼的飲食文化
很多桃園雇主初次接觸印尼籍看護移工時,常會驚訝地問:「她怎麼連碰豬肉都不敢?」「炒菜加了米酒也不能吃嗎?」「為什麼飯都要辣得這麼兇?」這些疑問看似與吃有關,其實背後藏著一整套文化、信仰與生活方式的不同。要真正理解這些「飲食上的堅持」,不妨從她們的信仰、家鄉氣候、歷史背景與飲食習慣說起。
外勞被性騷擾了,怎麼辦?
這是許多家庭不敢多談,卻無法忽視的照護難題。長輩若因失智或其他疾病,出現不當言語或行為,外勞作為第一線主要照顧者,最容易感受到衝擊。她們會不安、害怕,甚至覺得受傷。但對雇主來說,這是自己的爸爸,是自己的親人,責怪不了、打罵不得,難免也會感到左右為難。
她們的故事(三):麗莎 積極主動的菲律賓天使
在喧囂與沉默交織的城市角落,有一種溫柔,總是靜靜地發生,不求掌聲,也不問回報。來自菲律賓的麗莎(Riza),就是那樣默默守護的存在。在她身上,不但能看到菲律賓人常有的聰慧與積極學習,更會發現獨屬於她個人的沉著與耐心。民國103年,一位四十多歲的外籍女性獨自踏上桃園中壢這片陌生土地,離鄉背井工作,來照顧一位全癱長者。十多年來,她始終守在臥床的阿嬤身邊,從壯年走到知天命之年,無怨無悔。每天從餵食、翻身、拍背,到更換尿布、清潔身體,甚至預防壓瘡的每一次定時翻身,無一不是她親手完成的工作。
外勞照顧長輩「太有自己想法」怎麼處理?
許多家庭照顧者反映,外籍看護在照顧長輩時「太有主見」:堅持某些做法、不聽指令,甚至對家中規矩有不同解讀。這樣的情況,在桃園等看護工需求大、文化差異明顯的地區並不罕見。
【重要訊息】80歲長者免評估可直接請外籍看護!新制上路,選對仲介才安心
從 2025 年 8 月 1 日起,年滿 80 歲的長者若需要聘請外籍家庭看護工,不必再經過繁瑣的巴氏量表評估,只需提供身分證明,即可在台灣就業通刊登求才廣告並進行申請。這項政策大幅簡化流程,對於家中長輩行動退化、需人協助卻難以通過原有審查標準的家庭,是一大福音。
如何管理移工作息?夜間滑手機、早起禱告能合理嗎?
移工晚間常滑手機至深夜,或清晨五點就起床禱告,恐怕影響長輩作息與居家安寧,怎麼辦?真是大哉問。
產業觀察--低薪國家變少,台灣如何吸引外勞,創造充沛勞動力
在全球勞動市場劇烈變動的今天,「低薪國家=移工來源」的舊思維正逐漸失效。當鄰近國家的基本工資不斷上調、生活條件改善,曾經大量輸出勞力的國家也開始重新評估外派工作的吸引力。以越南為例,2024年起最低月薪已達新台幣約1萬至1萬4千元不等;印尼與泰國也紛紛調漲基本工資,使得當地勞工不再一心想出國打工。而日本、韓國甚至中東國家則透過高薪資與完善福利方案,積極搶人。台灣的吸引力明顯下降,像桃園這類工業與照護需求高度集中的地區也受到影響,雇主招募人力的難度正逐年升高。
外勞無緣故的表現消極怎麼辦?其實是在「談條件」?
有時外籍看護工突然變得不積極,態度消極、動作變慢,甚至頻頻請假、不願配合,讓雇主懷疑:「是不是不想做了?」若排除移工個人家庭、交友因素,那麼這樣的情況常與「想加薪」有關,是一種消極表達不滿的方式。用消極殆工的方式來面對,是很差勁的行為。雖然外籍看護目前明訂最低工資只有二萬/每個月,且工作時間長,有時半夜也必須完成工作任務,若是針對工作量大、工作認真、表現良好的看護,確實有提高的空間;然而,移工有各種管道來表達,也可以請人力仲介協調;我們絕不認同這樣的工作態度。
8/1起80歲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 勞動部預估將釋出10萬件新案
勞動部宣布,自2025年8月1日起,年滿80歲的長者,將不需經巴氏量表評估,即可申請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。另針對70至79歲者,若罹患第二期以上癌症,亦納入免評對象。
看護機器人會取代外籍看護嗎?科技愈進步,人味愈珍貴
不用找外籍看護,改請機器人來照顧老人?聽起來很炫。根據國發會推估,台灣在2035年將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65歲以上人口突破30%,照護人力缺口將達數十萬人,桃園市在六都中雖然是較晚進入高齡社會的,但老化指數仍在上升,高齡照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但AI 與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,讓不少家庭雇主開始好奇:「未來會不會不需要請外勞了?一台看護機器人就能搞定?」
(1)
2
3
4
...
9
»
登錄帳號
記住登錄資訊
登錄
忘記密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