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櫥窗:產業觀察--低薪國家變少,台灣如何吸引外勞,創造充沛勞動力

作者:info 於 2025-07-30
32
次閱讀

在全球勞動市場劇烈變動的今天,「低薪國家=移工來源」的舊思維正逐漸失效。當鄰近國家的基本工資不斷上調、生活條件改善,曾經大量輸出勞力的國家也開始重新評估外派工作的吸引力。以越南為例,2024年起最低月薪已達新台幣約1萬至14千元不等;印尼與泰國也紛紛調漲基本工資,使得當地勞工不再一心想出國打工。而日本、韓國甚至中東國家則透過高薪資與完善福利方案,積極搶人。台灣的吸引力明顯下降,像桃園這類工業與照護需求高度集中的地區也受到影響,雇主招募人力的難度正逐年升高。

即使台灣基本工資持續調升至2025年的27,470元,實際吸引力卻打了折扣,部分外勞需先扣抵高達數千美元的就業成本,實得薪資有限,加上語言不通、工時偏長、生活條件不足等問題,讓外籍勞工對台工作的期待值逐年下滑。不少國際NGO也曾點名台灣在移工人權與職場待遇上仍有改善空間,使雇主在招募時面臨更多挑戰。

台灣高齡化與基層勞力缺口日益擴大,農漁業、製造業與長照家庭仍高度依賴移工,如今卻正面臨「人找不到、工做不來」的雙重挑戰。在這樣的轉型關口,雇主若想穩住人力、確保照護不中斷,必須重新審視現有制度與策略,及早布局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人力市場中站穩腳步。否則未來恐怕不是找不到好移工,而是連想找都找不到人。桃園地區身為北部工業重鎮與長照需求集中區域,當地雇主更需提前因應,掌握政策動向與移工市場變化。

解方之一是推動半自動化與智慧機械應用:製造業及農漁業可逐步導入機械代工,減少人力依賴。然而,對於小規模傳產工廠而言,自動化成本極高,且能減少的人力有限。而在於家庭照護這塊,人力更有難以取代的特點。

解方之二是部份業者提出的,強化來源國多元化,例如評估印度、孟加拉、尼泊爾等新興國家的可行性,管理成本稍高,卻可能成為下一波人力來源。這部份有其可行度,但仍賴業界與雙邊政府推動協商。

解方之三,改善薪資結構,提供更大誘因。若是雇主方覺得成本過高,那麼改善移工生活與工作條件,也會增加移工來台的趨動力。

總之,我們觀察到市場變化已非過去那種「有需求就有移工」的單向模式。面對人力變遷與政策轉型,雇主與仲介之間的信任與資訊透明,將是穩定照顧與穩定勞動力的關鍵。佳洋致力於協助每位雇主在新趨勢中找到適合的解方,讓照護不斷層、家庭更安心。

產業觀察--低薪國家變少,台灣如何吸引外勞,創造充沛勞動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