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櫥窗:新北移工聚落:悄悄融入都市的日常節奏
次閱讀
新北市,是台灣人口最多的直轄市。這裡的天際線不如台北高聳,卻更為寬廣:板橋的高樓、五股的工業廠房、中和的街巷、三重的河岸,都拼湊出多層次的樣貌。根據統計,新北市外籍移工約有九萬人,佔全台超過一成,數量僅次於桃園與台中。印尼移工比例最高,其次是越南、菲律賓與泰國。製造業、物流業仍吸收了大批人力,但家庭與長照需求的看護工,也在這裡扮演重要角色。
然而,眾多的移工人數,卻被更多的本地人口稀釋了。這裡,移工不是以一個巨大的聚點出現,你很難找到一條像中壢後站般的「移工大道」,而是悄悄分散在城市的角落,與日常生活重疊在一起。或許,正因如此,新北市也被不少研究者推薦為觀察「隱形多元場域」的處所。
廣場的午後
週日的板橋車站前的市民廣場,總是最能看見他們身影的地方。午後的廣場,聚集著三五成群的移工。有人攤開墊子,擺出家鄉料理:印尼的黃薑飯、越南的春捲、菲律賓的香蕉糕。有人彈著吉他,用母語唱歌,周圍的朋友隨之哼唱。更多人安靜地坐著,眼睛盯著手機螢幕,與遠方的家人連線。
對本地人來說,這或許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假日場景;對移工而言,這是暫時卸下勞動壓力、補給心靈能量的時刻。
偶爾,這裡會舉辦一些表演活動,例如年年例行舉辦的新北耶誕城,甚至是專為移工們舉辦的文化饗宴,例如2025年度的新北印尼移工嘉年華等等,讓移工們格外放鬆與溫馨,久久一次宣洩長期以來的工作壓力。
堤防上的比賽
要尋覓移工的身影,推薦您往北走到二重疏洪道。菲律賓移工最愛在這裡踢球。穿著印有家鄉名字的球衣,他們奔跑在草地上,揮灑汗水。球賽結束後,大家席地而坐,攤開餐盒,分食辣雞翅與甜麵包。這裡上演的是最輕鬆活潑的場景。
對這些遠道而來的移工朋友來說,運動不只是休閒。它是一種凝聚社群的方式。有人說過:「在異鄉,你可能沒有親戚,但球隊就是家人。」於是,這片河岸草地,不只是城市的防洪工程,更是他們安放鄉愁的空間。
工業區的夜晚
在新莊與五股一帶,工廠宿舍密集。傍晚時分,下班的工人們走出廠區,沿著道路散向夜市。攤販的招牌燈一個個亮起,有的乾脆貼上了印尼文與越南文標示。香腸攤旁,幾個工人談笑著;炸雞店前,長長的隊伍裡多是外籍臉孔。
這些場景,乍看與一般夜市無異。但若細看,就會發現這裡其實是移工生活的「公共客廳」。在宿舍與工廠之間,他們靠著夜市的燈火找回一點人味與自由。
華新街的味道
要找到新北最有東南亞風情的處所,推薦您來中和的華新街,這裡被稱作「小緬甸」。雖以緬甸華僑為主,但也吸引了許多印尼與越南移工。餐館裡飄散的咖哩、椰奶、辣椒香氣,讓人一瞬間彷彿置身東南亞市集。
在這條街上,你會看到年輕女孩用越南話點餐,隔壁桌的印尼大媽則笑著與店家閒聊。不同國籍的移工在這裡相遇,不需要太多語言,就能用食物拉近距離。對他們來說,一碗熟悉的湯,不只是味覺,更是心靈的依靠。
宗教活動
除了飲食,宗教也是新北移工生活的重要支柱。在新店、蘆洲,清真寺成為印尼移工在齋月時的歸宿。他們下班後聚在寺內,等待夕陽落下的那一刻,共同開齋。菲律賓移工則常在教堂舉辦聖詩聚會,聖誕節前夕更會在市郊排練合唱。
這些宗教活動,為他們提供的不只是信仰慰藉,也是一種社群的凝聚。透過禮拜與聚會,他們彼此照應,讓孤單不至於吞噬日子。
假日的休閒勝地
假日,許多住在新莊、三重的移工會坐捷運到淡水。那裡可以吹風、散步、拍照,河岸的開闊感彌補了平日工廠或看護工作的壓抑。老街小吃和河邊的夕陽,是移工心裡的「浪漫行程」。黃昏時分,夕陽照在臉龐上,思鄉與慰藉交織在微風裡。甚至偶爾,教會與社團會帶著大家走得更遠——去九份的山城、去野柳看海石。
然而,對許多在新北工作的移工來說,真正能彼此相聚的「聖地」往往不在新北,而在鄰近的台北市。台北車站的大廳,假日裡鋪滿墊子與笑聲,成百上千的人在此唱歌、用餐、彼此依偎,彷彿一座臨時搭建的國度,週圍的小街道中隱居著各種異國小吃。萬華的龍山寺與艋舺公園,既是祈禱的庇護,也是同鄉相聚的廣場。
融入城市的性格
新北市家庭移工比例較高,移工在家庭內默默付出,較少有機會成群結隊出遊。如果說桃園的移工帶著明顯的「群體歸屬感」,那麼新北的移工則顯得更「都市化」。他們熟悉捷運、公車,會用超商繳費與轉帳,假日也會逛賣場、看電影,甚至到淡水河邊散步。他們不依附於單一的大聚落,而是與都市居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。
在表演活動中,倒是更能顯現他們最有活力的一面。夏季午後,板橋體育館裡傳來陣陣歌聲。這不是職業舞台,而是為外籍移工舉辦的才藝競賽。來自印尼的女孩穿著傳統沙龍裙,隨著樂曲輕盈起舞;菲律賓的青年則高唱流行歌,音色清亮,讓觀眾報以掌聲。越南的團體帶來竹竿舞,節奏明快,觀眾忍不住跟著拍手。
這種含蓄的存在,正是新北的特色。他們沒有醒目的旗幟,卻在車站的廣場、堤防的草地、夜市的燈火、宗教的殿堂裡,留下了安靜卻堅實的印記。
寧靜的微光
新北以台北市的衛星城鎮起家,本就不是單一核心的城市,比較沒有一個象徵性的中樞,同時也不像桃園,有著集中工業區和交通鈕帶,因而建立起鮮明的移工聚點。新北是一個多核心、跨地帶的集合體,生活脈動散在板橋、中和、三重、汐止與新莊等地,卻又有著三峽鶯歌、淡水、八里的休閒氛圍。
新北的移工,也就這樣散落在城市的每個角落:在板橋廣場唱歌、在二重疏洪道奔跑、在夜市裡排隊、在華新街尋找家鄉的味道,並以低調的姿態生活著。他們的生活含蓄、內斂,卻真實而有力。而這樣的特質,正與新北市的都市性格相呼應。
假日,人們呼吸城市的氣質──龐大卻不失溫度,分散卻能共存,含蓄卻充滿力量。這裡有市民,也有移工;有繁華,也有靜謐,譜寫台灣大城最真實的生活節奏。
(圖片轉錄字新北勞動雲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