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櫥窗:仲介不是吸血鬼 | 人力仲介幫雇主及移工做了什麼
次閱讀
在台灣,尤其像桃園這樣的工業與高齡人口密集地區,許多產業需要外籍移工(俗稱外勞)支援,許多家庭與仰賴外籍看護協助照顧。然而,移工能否「好用」、,往往取決於一個被忽略卻關鍵的角色——人力仲介。
許多客戶對仲介的印象仍停留在「送人來、辦文件、收一筆錢」的層次,甚至有人形容仲介是「吸血鬼」。但實情是,一個專業、合格的仲介公司,所承擔的工作與責任,遠遠超過你的想像。
一、文件申請,雖是例行公事,需專業
從雇主決定申請外勞開始,仲介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協助申辦一系列法定流程,包括聘僱許可、勞動契約、簽證申請、健康檢查預約、保險辦理等,接著安排移工入境與接機服務。看似只是文件作業,其實每一環都牽涉到法規、時效與正確性。例如,聘僱許可一旦資料遺漏或錯誤,整個流程將重新跑一次,耽誤數週。仲介的經驗與流程控管,是讓雇主「省事不出包」的重要保證。
從桃園機場接機開始,仲介人員需執行一系列的工作,包含初次體檢、辦理居留證、健保卡等身分證件,更安排雇主與移工首次見面的溝通。以我們佳洋人力為例,更提供了能力驗收、行前盯嚀、職業態度養成、送工前住宿安排等等附加服務,直到外勞工作上軌道,我們才真正鬆一口氣。
二、背後的媒合與訓練是仲介最大的價值
最被忽略、卻也最關鍵的,是仲介在「媒合」階段的專業判斷與前期準備。雇主常以為只要挑會說中文的就好,但實際上,語言只是基本,移工是否適應雇主家中環境、是否了解病患照顧需求、心態是否準備好長期工作,才是真正挑戰。
好的仲介會先了解雇主的需求,例如:被照顧者是否需要夜間照顧?是否須使用抽痰機、胃管?工廠工作是否重體力、三班制?是否有家庭內成員較為敏感或特殊溝通需求?這些需求,我們會在海外預先做篩選並與移工溝通,再進行訓練。訓練的落實程度,也是各業者的差異所在!
三、勞資協調:不是衝突才要協調,是防止衝突發生
移工來台後的實際工作中,問題往往不是出在「重大爭議」,而是生活與溝通中的小摩擦,尤其是針對家庭移工方面。
溝通大大小小問題,包括休假、薪資、作息時間、照護的動作與技巧、甚至只是雇主說話太快移工聽不懂等等這類的小事,其實是仲介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。 以某家庭聘用的看護工為例,雇主起初只說是「協助起居照顧」未完整說明,但實際上被照護者還需要夜間翻身、餵藥,導致看護夜間無法休息、精神不濟,一度想離職。直到仲介出面協調工作內容與調整休息時間,才讓雙方得到滿意結果。
了仲介的潤滑或溝通,往往是雇主與移工許多話都憋在心理,即便小事也會累積,等到臨界點,才再爆發出單方面想要解約、甚至逃逸事件,成為雙方難以補救的痛。
四、移工心理輔導、醫療與緊急支援
許多雇主在聘用外勞時會低估「後勤」的重要性。例如移工可能在來台後面臨語言障礙與文化不適應,加上思鄉而焦慮或情緒低落。有人會影響睡眠與工作表現,有人甚至萌生逃逸的念頭。這些情況一旦出現,往往不是雇主能單獨處理的,需要專業外國老師輔導,協助適應。
此外,移工自己也可能發生大小病痛。若雇只沒有時間協助就醫,也需由仲介公司協助服務。甚至還有移工生子、返鄉探親的造成空窗期等等,種種狀況,您沒想到過,但還真的發生過,也需要仲介的經驗與諮詢。
除了危機處理,有些仲介更會定期表揚表現優異的移工,讓他們在異鄉工作中感受到被肯定、被尊重。這不只是激勵,更是讓移工願意長期投入、忠誠穩定的重要關鍵。而這些付出,常常不在任何收費明細上,但卻是好仲介真正的價值!
五、直聘比較好?背後真相是什麼?
近年來,不少人受到「直聘中心」的宣傳影響,認為不透過仲介、改走直聘可以省錢又簡便。然而直聘真的不花錢嗎?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!表面上雇主花的錢少了,實則是由轉嫁納稅人來買單,錢被政府直聘中心的承包商收走。
直聘中心沒有競爭的壓力,服務極為有限。他們不提供一對一服務、無法協助處理突發狀況、也不提供外勞專門訓練與文化調適。當雇主發現移工「不如預期」、工作不適任時,往往只能耗時間重新申請、額外再找仲介幫忙收拾。
我們曾有桃園的案例,雇主經直聘找到的外勞,抵達後才發現完全不會照顧失智患者,無法夜間協助翻身,結果幾天內就離職,只好再次花錢找我們處理,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無數精力。
仲介是移工制度中的支柱
因為少數不負責任的仲介,我們可以理解社會對仲介業的質疑,但也希望您能看見真相的另一面。專業的人力仲介,不僅安排外勞來台的各項作業,更是在照顧與勞動過程中的輔助角色,維持人力穩定、保障雙方權益,除了完成政府所要求的眾多基本工作內容,還能提供許多額外服務,讓雇主真的能感受到品質的不同。
所以,下次再提到仲介時,請別急著貼上「吸血鬼」的標籤。仲介不是剝削者,而是在整個移工制度中,扮演了核心且吃重的角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