雇主Q&A:長照3.0來了:與外籍看護併用方案,陪伴家庭走得更穩的三步曲

作者:info 於 2025-05-25
33
次閱讀

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,長照已經不是某些人的課題,而是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要提前面對的現實。政府在 2017 年推出「長照 2.0」,把照顧服務的網絡鋪到社區裡。接下來,2026 年起將全面升級成 「長照 3.0」。其內容為何?和籍看護的照護方案可以併用嗎?我想這是許多家庭想要瞭解的。以下特別為大家整理「長照 3.0」的核心內容與三階段上路細節,並說明外籍看護如何與政策資源搭配使用,讓家庭照顧不再孤軍奮戰。一種安心,而不是負擔。


長照 3.0 的核心精神

1. 醫療與長照的整合
過去許多長輩住院後,回家卻面臨「照顧斷層」的窘境。長照 3.0 要推動 PAC(急性後期整合照護) 與 大家醫計畫,讓出院後的康復、用藥、生活支持都能順利銜接。

2. 積極復能,延緩失能
不只是照顧,而是幫助長輩「重新站起來」。透過復能訓練、日間照護與社區活動,提升自理能力。

3. 善終支持
除了「如何好好活」,也重視「如何好好告別」。推動安寧療護與預立醫療決定,協助家屬與長輩規劃有尊嚴的最後一程。

4. 社區10分鐘照顧圈
讓長輩能在家附近 10 分鐘內,就找到日照中心、共餐、互助喘息等資源,減輕家庭舟車勞頓的壓力。


三階段上路細節

長照 3.0 不會一口氣推出,而是分三個階段逐步到位:
第一階段:2025年9月起

● 外籍看護家庭可正式申請服務:過去聘有外籍看護的家庭,多半無法再申請長照服務,導致資源浪費。3.0 新制允許同時使用,例如喘息服務、日照、交通接送、輔具租借。
●交通補助更高:讓行動不便的長輩,能有更多元的接送方式。
●喘息服務更彈性:原本限制放寬,家庭臨時有狀況,也能更快申請到支援。

👉 對於有外籍看護的家庭,這是最直接的利多。白天讓看護帶長輩去日照中心,不僅減輕看護的負擔,也讓長輩獲得更多社交與復能機會。

第二階段:2026年1月起

      ● 早發性失智者納入服務:過去只有高齡長者才能申請,現在 65 歲以下的早發失智者也能獲得幫助。
      ● PAC 與長照無縫銜接:長輩出院時,醫療與長照人員就會直接接手,避免家屬陷入「回家才開始慌」。

第三階段:2026年7月起

      ● 智慧輔具租賃制度:導入智慧床墊、跌倒偵測器、AI 照護平台等,最高補助額度也提升。
      ● 資訊平台與AI導入:讓家庭能更即時掌握照護狀況,甚至預防問題。
👉 外籍看護若搭配這些智慧工具,不僅能及時通報異常,也能減輕體力負擔。例如自動翻身床墊,能避免褥瘡形成,讓看護專注在陪伴與生活照顧。


理想組合:外籍看護搭配長照資源

過去許多家庭以為「有外籍看護=不能申請長照服務」,導致看護一肩扛下所有責任,也讓長輩錯失更多元的支持。長照 3.0 正式解決這個問題。

  1. 喘息服務:讓外籍看護也能有休息時間,避免過勞。

  2. 日照中心:白天由專業團隊帶領長輩參加活動,外籍看護能空出時間處理家務或休養。對於需要夜間照護家庭尤其有幫助。

  3. 交通接送:減輕看護長時間推輪椅或搭車奔波的辛勞。

  4. 輔具與居家環境改善:政府補助智慧輔具,讓看護更省力,家人更安心。

在這樣的制度下,外籍看護與政府長照服務不再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,而是形成互補。家庭能獲得全方位的支持,照顧品質提升,關係也更和諧。


佳洋的角色

作為桃園在地的人力仲介服務商,佳洋不只媒合外籍看護,更希望成為您照顧旅程的夥伴。我們能協助:
      ● 解讀政策:幫助家庭了解如何申請長照 3.0 的資源。
      ● 搭配照顧:協助外籍看護與日照、喘息等資源銜接。
      ● 持續關懷:定期追蹤雇主與看護的需求,避免照顧斷層。

照顧是一場長跑,不該只有孤單與疲累,而應該有專業、制度與人性的共同支撐。長照 3.0 不只是政策升級,更是為所有家庭搭建的一張安全網。它讓醫療、照護、科技與社區力量整合起來,也讓外籍看護不再孤軍奮戰,而是有更多資源相伴。

圖片來自行政院

長照3.0來了:與外籍看護併用方案,陪伴家庭走得更穩的三步曲